“溃疡性结肠炎-内窥镜检查-电子肠镜”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第11行: | 第11行: |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中的预测价值(中华医学会文献)===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中的预测价值(中华医学会文献)=== | ||
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其中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均通过[[电子肠镜]]确诊,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 | 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其中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均通过[[电子肠镜]]确诊,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 | ||
+ | |||
+ | ===司库奇尤单抗诱发炎性肠病(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复查[[电子肠镜]]发现乙状结肠距肛门20~25 cm处粘膜粗糙,呈颗粒状,有散在小片状出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