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血清IgA”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第7行: | 第7行: | ||
==来源== | ==来源== | ||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态变化的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 | ===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态变化的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手足口病]]三型之间比较,随着病情的加重,除[[血清IgA]]无明显差异外,血清IgG及补体C3、C4的浓度不断降低,IgM不断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 | [[手足口病]]三型之间比较,随着病情的加重,除[[血清IgA]]无明显差异外,血清IgG及补体C3、C4的浓度不断降低,IgM不断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
对比各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并分析[[血清IgA]]、IgM、IgG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 | 对比各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并分析[[血清IgA]]、IgM、IgG水平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