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实验室检查-血肌酐”的版本间的差异
(修改1)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未显示另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 |||
第10行: | 第10行: |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川崎病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结果 与普通儿科组相比,PICU组的[[川崎病]]患儿住院时间及持续发热时间更长,入院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N端脑钠肽及降钙素原等相比更高,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相对较低,更容易伴有血红蛋白 | + | 结果 与普通儿科组相比,PICU组的[[川崎病]]患儿住院时间及持续发热时间更长,入院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肌酐]]、尿素、N端脑钠肽及降钙素原等相比更高,血红蛋白、血小板、白蛋白相对较低,更容易伴有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150×109/L、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