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病理分型-轻度哮喘组”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第7行: | 第7行: | ||
==来源== | ==来源== |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 IL-33及可溶性ST2的水平和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 IL-33及可溶性ST2的水平和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③依据 FEV1将[[哮喘]]患者分为3组:FEV1≥80%或 PEF≥80%为轻度[[哮喘]]组,60%≤FEV1 | + | ③依据 FEV1将[[哮喘]]患者分为3组:FEV1≥80%或 PEF≥80%为轻度[[哮喘]]组,60%≤FEV1<80%或60%≤PEF<80%中度[[哮喘]]组,FEV1<60%或 PEF<60%为重度[[哮喘]]组。 |
===高分辨率CT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壁改变及其与诱导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中华医学会文献)=== | ===高分辨率CT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壁改变及其与诱导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中华医学会文献)=== | ||
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的[[哮喘]]患者48例作为[[哮喘]]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把[[哮喘]]组分为近似致死性[[哮喘]]发作组6例、重度[[哮喘]]组12例、中度[[哮喘]]组14例、轻度[[哮喘]]组16例,按照“支气管 | 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的[[哮喘]]患者48例作为[[哮喘]]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把[[哮喘]]组分为近似致死性[[哮喘]]发作组6例、重度[[哮喘]]组12例、中度[[哮喘]]组14例、轻度[[哮喘]]组16例,按照“支气管 |
2024年7月6日 (六) 09:40的最新版本
实体ID:7849705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中 IL-33及可溶性ST2的水平和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③依据 FEV1将哮喘患者分为3组:FEV1≥80%或 PEF≥80%为轻度哮喘组,60%≤FEV1<80%或60%≤PEF<80%中度哮喘组,FEV1<60%或 PEF<60%为重度哮喘组。
高分辨率CT评估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壁改变及其与诱导痰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的哮喘患者48例作为哮喘组,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哮喘严重程度把哮喘组分为近似致死性哮喘发作组6例、重度哮喘组12例、中度哮喘组14例、轻度哮喘组16例,按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