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药物治疗-5-氟尿嘧啶”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修改1) |
(没有差异)
|
2024年7月6日 (六) 14:00的版本
实体ID:1002916
目录
关系介绍
待补充
来源
碳酸酐酶Ⅸ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肝转移关系(中华医学会文献)
乙酰唑胺能提高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5-Fu)体外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能力(P<0.05).
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方案效果比较(中华医学会文献)
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8年2月对我科收治的43例Ⅱ、Ⅲ期直肠癌随机分组:ArmA放疗第1~5,29~33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FU)250 mg/(m2·d),5-FU之前使用亚叶酸钙(CF)200 mg/(m2·d)增敏,同时盆腔放疗;A
奥沙利铂保留灌肠对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华医学会文献)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L-OHP)和5-氟尿嘧啶(5-FU)手术前保留灌肠对直肠癌增殖细胞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为直肠癌的灌肠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多动脉联合化疗对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价值(中华医学会文献)
方法随机选取103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以肠系膜上动脉、髂内动脉及肝固有动脉为靶血管,采用介入导管技术分别注入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C+顺铂.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
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6~68 Gy,6~7周完成)结合化疗(5-氟尿嘧啶0.75g/m2,d1~5和d29~33;顺铂40mg/m2,d1~3和d29~31)的疗效,生存分析采用K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