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小 (导入1个版本) |
||
第8行: | 第8行: | ||
===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 | ||
[[发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发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 | |||
+ | ===第468例——周期性发热、腹痛、小肠浅溃疡、NOD2基因突变(中华医学会文献)=== | ||
+ | 完善辅助检查示:[[发热]]时血白细胞29.53×10礼,中性粒细胞比例92.8%,[[血红蛋白]]77g/L(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J、板(PIJT)189×109/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