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甲状旁腺素”的版本间的差异
小 (导入1个版本) |
(修改1) |
(没有差异)
|
2024年7月6日 (六) 14:00的版本
实体ID:964579
目录
[隐藏]关系介绍
待补充
来源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中华医学会文献)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 (钙剂、维生素 D、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伊普拉封等 )和骨形成刺激剂 (氟化物、同化激素和甲状旁腺素及其片段等 )。
钙剂加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38例(中华医学会文献)
结果:治疗组对改善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有效率达100%,血碱性磷酸酶及甲状旁腺素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而骨密度则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无论是对照组还是治疗组血钙、血磷均无明显改变.
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选择(中华医学会文献)
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抑制骨吸收和刺激骨形成两类,在临床上使用的有二膦酸盐类、雌激素、降钙素、氟化物、甲状旁腺素等.
甲状旁腺素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文献)
综述了应用低剂量、间歇性甲状旁腺素干预多种属的骨质疏松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观察到甲状旁腺素有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和骨强度,降低椎体和椎体外骨折发生危险性的作用,且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并可以和多种骨吸收抑制剂联合应用,表明甲状旁腺素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