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
实体ID:7896501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乌鲁木齐老年人血脂、体质量指数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200例老年患者根据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105例)及非骨质疏松组(95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测量身高、血压、BMI、总胆固醇(TC)、高脂血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相关
绝经女性早期补充小剂量激素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1年后,试验组在乳腺疼痛肿胀、乳腺增生、骨质疏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年后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均低于1年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组患者的体质指数(F=8.056,P=0.001)、总胆固醇(F=4.787,P=0.011)低于其余两组,三酰甘油(F=3.502,P=0.034)及骨钙素(F=3.724,P=0.028)水平高于其余两组.
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0.05);骨质疏松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
超高龄患者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高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史相关(P<0.05),但与年龄、体重、BMI、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吸烟史、饮酒史、心衰史、糖尿病史、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