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传播途径-经血传播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艾滋病,关系:传播途径 ,尾实体:经血传播

实体ID:1968984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学校卫生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状况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经血传播)回答的正确率在90%以上,但对于和艾滋病患者共用厕所不被感染艾滋病病毒或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治疗艾滋病没有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及至今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这4个问题的答对率

海盐县普通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调查(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艾滋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经血传播、母婴传播"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和对"握手"、"共同进餐"、"共用浴缸、游泳池","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P值均<0.01).

河南省艾滋病监测机制及监测结果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①河南省艾滋病传播途径呈现"一多两少"特点,即经血传播者多,母婴传播者少,性传播者少.

广义估计方程在艾滋病知识多重应答资料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艾滋病传播途径总知晓率93.08%,其中经血传播知晓率最高(输血和共用注射器的知晓率分别为95.55%和96.71%);其次为母婴传播和经性传播的知晓率(94.56%和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