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发病部位-顶叶
实体ID:5570937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2)患者头MRI所见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多发,以额叶、顶叶、基底节最多见,其次为丘脑、脑干及侧脑室周围白质。
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影响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0)和后循环缺血(OR=1.078,95% CI:1.044~8.267,P=0.041)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无复发组(x2 =5.446,P=0.020);梗死灶多位于额叶(x2=4.259 P=0.039)、顶叶(x2
核磁共振与CT用于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的比较(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经病理检查,9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共有212个病灶,CT对各部位病灶的总检出率低于MRI(P<0.05);2种检查方式对基底节、丘脑、内囊、额叶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脑干、顶叶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结果(P<0.05
颅脑MRI对以突发性聋为首发症状的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③16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灶分布于放射冠117例,半卵圆中心69例,基底节67例,额叶32例,丘脑21例,脑干16例,顶叶16例,侧脑室11例,胼胝体5例,枕叶3例,小脑1例,脑干合并小脑1例,大脑皮层1例;其中,18例(19耳)脑干、小脑腔隙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