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发病部位-基底节区
实体ID:1257343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头颅CT显示病灶直径平均在0.4~1.5 cm之间面积,94.19%为腔隙性脑梗死,81.40%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放射冠区等.
无症状脑梗死临床危险因素及影像学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无症状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老年人,绝大多数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部位多位于放射冠,基底节区.
无症状脑梗死影像学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SBI98例中以腔隙性脑梗死为最常见(78.6%),病灶直径介于0.5~5.0cm;病灶多分布于侧脑室周围白质、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年龄42~80岁,男女比例为3.96:1,病变部位以基底节区为最多,为58例(78%),其他为双侧脑室旁、内囊、丘脑.
不同临床表现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8例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方面,运动性偏瘫所占比重最大;CT及MRI表现方面,有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无症状患者病灶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以外的脑实质;有症状和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其他伴发症状无明显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