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辅助治疗-抗凝
实体ID:1459436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治疗(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抗凝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已经应用了60余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收集我院就诊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资料为对象进行研究,全部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西医主要是降纤、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中医主要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补气行血,化瘀通络.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对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早期西医溶栓、抗凝、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施治治疗.
凝血功能及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凝血功能及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治疗中应注意抗凝及调节脂肪代谢.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对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早期西医溶栓、抗凝、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和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辩证施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