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药物治疗-细辛
实体ID:1307290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三伏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20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6例,应用白芥子、麻黄、黄芪、白术、细辛、僵蚕药物制成药饼,选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定喘腧穴,分别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贴敷;对照组80例,应用斯奇康肌注,每次0. 5 mg,隔日1次,疗程36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6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随机选取门诊就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56例,首先用梅花针打通双侧的肺俞、膏盲俞、心俞、膈俞等穴位;然后取白芥子、细辛各20g,元胡、甘遂各12g,研末分3次用;再取生姜适量,捣烂、取汁,调和药末;最后将调和好的药末分摊于油纸上.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对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含厚朴、麻黄、杏仁、半夏、甘草、细辛等组分的自制中药煎剂额中医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35例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用白芥子、细辛等制成药饼分贴于双侧肺俞、心俞、膏肓、膈俞,外用胶布固定,一般成人每次贴敷4h,小儿1.5 ~2.0 h.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5例.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对90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患者,取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半夏五味中药按4∶3∶1∶1∶1比例混合,研末取蜂蜜或凡士林调成膏状,取肺俞(双侧)、膏肓(双侧)、膈俞(双侧)、中府(双侧) 、天突、神阙、膻中等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