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牙源性感染
主实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关系:病因 ,尾实体:牙源性感染
实体ID:7630955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两组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因主要是由于牙源性感染引起,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③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占30.2%;最主要的的感染途径是牙源性感染,占64.3%;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职业、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入院白细胞数(>10×109/ L)、间隙受累数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征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占30.2%;最主要的的感染途径是牙源性感染,占64.3%;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职业、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入院白细胞数(>10×109/L)、间隙受累数量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遵义地区41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41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患病男女比例:1.15:1;60岁以上人群(32.6%)为好发人群;不同社会阶层中以农民发病率最高(59.1%);首要致病因素为牙源性感染,共370例(89.4%);单间隙感染197例(47.6%),多间隙感染217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临床感染特点及相关预防措施(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 医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眶下间隙感染为主,牙源性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氧-厌氧混合菌感染最为常见,临床应根据其药敏和相关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