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药物治疗-泼尼松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发热,关系:药物治疗 ,尾实体:泼尼松

实体ID:4623707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尼美舒利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成人斯蒂尔病(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 19例(82%)在用药后24h内体温恢复正常,2例在加用泼尼松10 mg/d后控制发热,1例需要将泼尼松剂量增加到30 mg/d.另有1例增加激素剂量无效,需加用环孢素A才能控制病情.

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11例临床表型及基因特点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患儿发热第1天单次给予泼尼松0.

少年卒中1例(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2013年3月因间断发热,T 38.5℃,夜间为主,伴畏寒、头痛,双大腿结节红斑,触痛,查ESR 41 mm/h,CRP 5.81 mg/L,尿蛋白++,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软化灶,考虑脑梗死,胸部CT排查肺结核后,考虑系统性血管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予泼尼松40 mg/d并环磷酰胺0.4 g、每2周1次静滴,发热可好转,半年后停环磷酰胺改为硫唑嘌呤50~100 mg/d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