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
实体ID:935934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以血液学改变为主要表现的HIV/AIDS患者52例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52例患者中发热29例,皮肤瘀点瘀斑21例,头昏、乏力、心悸、气促10例,慢性腹泻5例,消瘦、乏力5例,淋巴结肿大3例,真菌感染3例,头痛4例,皮疹2例,抽搐1例.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发热伴皮疹、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有早期诊断意义,年长儿可以淋巴结肿大为首诊,婴幼儿可无淋巴结肿大.
恙虫病63例临床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所有病例均有持续较长时间的发热并伴不同程度的毒血症,出现焦痂溃疡60例(95%),淋巴结肿大40例(63%),皮疹32例(51%),两个以上脏器损害48例(76%),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11%);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者占70%.
宁夏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为主,发热组与不发热组臀部皮疹、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咳嗽、流涕、咽痛、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有接触史占26.05%、吃生冷食品占32.64%、经常咬手指占53.66%、经常咬玩具占39.54%、经常给患儿换洗床单占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