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驼背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关系:临床表现 ,尾实体:驼背

实体ID:10911544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基本证候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中医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发脱、腿沉、倦怠乏力和畏寒肢冷;次要症状为怕热、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头晕、齿摇、耳鸣、气短、便秘和盗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探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全身性的单位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退行改变并伴有全身骨痛、关节痛、驼背、易发生骨折,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代谢性疾病.

低血磷性佝偻病(2019年版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或老年患者,可表现为身高变矮、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但影像学表现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无假骨折线,无骨盆变形,患者血磷水平正常,且骨转换指标 ALP、β-CTX 通常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