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实验室检查-PTA
实体ID:2305728
目录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血清生化指标与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炎症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选择128例慢性乙肝患者,检测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将其结果与肝炎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结论PT,INR,PTA及ALT 4项指标可以反映乙肝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也可作为其病程变化和预后的指标.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将9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PTA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和病毒学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情况。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健康个体、慢性乙肝患者、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并对其他项目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进行分析比较。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化疗过程中肝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分别于化疗前后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乙肝病毒DNA复制情况检测;肝功能出现中重度异常患者进一步测定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等,同时对NHL辅助性标志物进行监测,主要包括β2微球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