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

来自cpubmedkg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实体:不稳定性心绞痛,关系:药物治疗 ,尾实体:硝酸酯类药物

实体ID:71337

关系介绍[编辑]

待补充

来源[编辑]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影响(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随即性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以抗血小板药、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生理盐水250mL加川芎嗪注射液80mg/d.14d后比较2组治疗后心绞痛情况、VEGF、纤维蛋白原

磷酸肌酸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分析(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调脂药;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1.0g静滴,2次/日.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将10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和(或)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辛伐他汀等同时,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

通心络胶囊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价值(中华医学会文献)[编辑]

方法 将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11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限制钠盐的摄入、低流量吸氧、硝酸酯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tid,分析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血脂及血流变等改变情况,记录不良反应.